天然氣管輸價格分區核定,國家管網紅利釋放
點擊次數:378 發表時間:2023-12-19
來源:能源情報 作者:徐棟章
跨省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已然明確,首次完成跨省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分區域核定。
12月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關于核定跨省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的通知》,分西南、東北、中東部、西南四個區域核定了跨省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
此次管輸價格核定是國家管網2019年12月9日成立以來的首次核定管輸價,距離國家管網成立剛好四年。這也是首次按“一區一價”核定跨省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分區運價打破了運價率過多、條線分割的僵局。
相比原來的定價區域,空前縮減,價區的運價率也有很大程度的下調,降低了總體的運價水平,便利天然氣的運輸和貿易。
根據對國家管網經營的跨省區天然氣管道定價成本監審情況,核定西北價區運價率為0.1262元/千立方米·公里(含9%增值稅,下同),東北價區運價率為0.1828元/千立方米·公里,中東部價區運價率為0.2783元/千立方米·公里,西南價區運價率為0.3411元/千立方米·公里。
西南價區主要是中緬管道國內段,建設艱難,運價最高。中東部次之,西北價區最低。
此次核定管輸價格,依據國家發改委于2021年6月份發布的《天然氣管道運輸價格管理辦法(暫行)》和《天然氣管道運輸定價成本監審辦法(暫行)》(發改價格規〔2021〕818號)。是天然氣管網的首次核定結果。
分區運價核定后,區域內管輸價格將統一。有利于天然氣資源的流動,新的托運商和資源商都可以加入市場,在明確的管輸價格下競爭。
《通知》要求國家管網根據各價區運價率,以及天然氣入口與出口的運輸距離,計算確定管道運輸具體價格表,并通過公司門戶網站或指定平臺向社會公開。
管輸價格核定后,還需要執行好。為了落實好新的管輸定價政策,下一步需要做好天然氣管道運輸能力、上下口的上下載能力、管道和上下口的已定容量和剩余容量、管網運行狀態和檢維修、對應的LNG接收站和儲氣庫等基礎設施相關信息的及時、連續和公平公開,為托運商的管輸路徑選擇和優化創造必要且充分的條件。
中東部價區是管網最為密集的區域,也是國內天然氣消費的主力市場,運輸路由的合理選擇將成為優化運輸成本的關鍵。
運價核定后,全國一張網更近一步。國家管網的主干管道承接于三大石油公司,管輸費一線一價,管道間互通難度大。國家管網成立之后,首先是推進公開基礎設施的容量和費用,其次引進托運商,增加供需兩端的市場主體,活躍天然氣市場。
在全國一張網逐漸取得進展時,天然氣價格改革變得更加迫切,國家管網也提供了基礎的條件。主干管網由一家公司經營的優勢也逐漸發揮出來。未來管輸費趨向統一,天然氣價格機制也會逐漸成熟。
現在的跨省管輸價格核定,是天然氣市場化、價格機制改革的關鍵一步。但是真正的市場化價格機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