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潤拓新聞
            行業新聞
            天然氣切割視頻

            聯系我們

            1. 電話:010-63281184
            2. 手機:18514441776
            3. 郵箱:bjrfrq@163.com
            4. 網址:www.cndfxd.com
            5. 郵編:100055
            6.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南濱河路27
            7. 號7號樓貴都國際中心A座1203室
            首頁 >新聞中心 >行業新聞

            今年已有26城上調居民用天然氣價格,但仍有數百尚未聯動城市

            點擊次數:453 發表時間:2023-8-30

             來源:今報在線

            8月21日,無錫市發改委發布《關于調整居民用管道天然氣銷售價格有關事項的通知》,宣布自2023年9月1日起調整居民用管道天然氣銷售價格。

            至此,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全國已有11個地區宣布上調居民用管道天然氣終端銷售價格,包括9個地級市/區和2個直轄市/自治區,出臺了相應地方天然氣價格聯動新政和氣價調整通知,其中絕大部分于今年6月《國家天然氣價格聯動指導意見》內部宣貫后推出。

            今年已有26城實施居民氣價聯動  但仍有數百城無動作

            根據記者發布的《中國城市燃氣行業現狀深度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2023-2030年)》,2023年居民用氣/工商業用氣方面各有26/35個地級以上城市陸續出臺順價政策,年內已調價地區平均調價幅度為0.33元/立方米。部分地區的相關單位出臺了僅涉及居民天然氣價格聯動機制或非居民天然氣價格聯動機制的文件,也有不少地區同時出臺了居民與非居民價格聯動機制文件。

            此外,蘭州、青島、西安等多地也將于近日啟動居民氣順價。各地級市也在積極跟進,順價政策落實效果已有顯著改善。居民氣順價機制在全國范圍內持續完善優化,有望解決城燃企業經營痛點,擴大居民端用氣毛差,助力天然氣下游市場的長期良性發展。

            但是,也仍有部分省份,如湖北武漢乃至全省(省發改委已下發聯動通知,但各市、州、縣尚未落地)、黑龍江哈爾濱乃至全省、遼寧沈陽乃至全省、山東(省發改委聯動通知已出,濟南等部分地市已落地,聊城、濟寧、德州等部分城市尚未聯動)、廣西南寧乃至全自治區等地的數百乃至上千個州、市、區、縣尚未實現天然氣價格聯動,其居民氣價直接倒掛或無法覆蓋綜合成本,當地燃氣企業仍然在苦苦等待屬于自己的天然氣價格聯動政策或調價通知。

            武漢、上海、沈陽燃企巨虧仍不順價 河北吃一塹長一智

            城市燃氣位于天然氣產業鏈末端,近兩年,進口氣價高,上游漲價,下游不順價、少順價或滯后順價的現象普遍存在,因而2022年主要城燃企業的購銷毛差和經營業績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以港華燃氣、華潤燃氣、新奧能源、昆侖能源、中國燃氣5家國內城燃龍頭公司為例,其中,僅昆侖能源(中石油子公司)實現凈利微漲,其余四家凈利下滑均超過兩成。

            一位燃氣行業研究人士透露,在地方燃氣企業中,2021年上海燃氣因氣價倒掛凈虧損4.8億元,2022年虧損29.1億元(數據來源于公告)。2022年,武漢市天然氣公司虧損超8億元,華潤燃氣在武漢虧損超過1億元,中國燃氣在漢市場較小但亦虧損數百萬元。河北燃氣企業邯鄲華燃長通近三年因氣價倒掛損失近20億元,近年來多次發生停氣斷供事件。在長沙,新奧燃氣2022年因氣價倒掛虧損約4億元;湖南邵陽燃氣也因氣價倒掛虧損超過1億元(數據來源于該企業在政府留言板的回復)。在遼寧沈陽,沈陽燃氣2022年虧損也超過1億元。

            居民氣價倒掛引發巨額虧損 壓低安全投入增大燃氣安全風險

            2022-2023年采暖季,在國內天然氣供需相對寬松的背景下,河北多地爆發天然氣斷供、限氣現象,這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國目前的天然氣價格機制下,價格對供需的調節難以實現。

            大型跨區域燃氣企業或許還可以靠總部輸血或者區域間資金調度勉力維持,但是其他大量中小型燃氣公司,風險承受能力弱,面對巨額虧損,只能削減成本、裁減人員,必然會導致安全投入減少,增加安全事故風險。近三個月來,寧夏銀川621燃氣爆炸事故以及山西、河南、甘肅等多地陸續發生燃氣爆炸和爆燃事故,這與各地持續近三年的居民氣價倒掛、燃氣公司經營困難不無關系。

            在這些燃氣企業巨虧的省份和城市中,目前僅有對氣價倒掛引發停氣有切膚之痛感受的河北省和湖南省的大部分城市宣布執行新的居民天然氣價格聯動政策或調價通知。其他以湖北武漢、遼寧沈陽、安徽合肥、廣西南寧等為代表的省會城市及其省內城市均尚未推出新的氣價聯動政策,當地燃氣企業氣價倒掛虧損或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據多位燃氣行業人士介紹,上述氣價未聯動地區的政府未順價理由大同小異,“今年經濟不景氣,調價怕增加老百姓負擔”、“還在做調研工作,需要出臺細則”、“最近有相關輿情,再緩一段時間”。

            一位接近遼寧省發改委的消息人士透露,2023年遼寧省天然氣價格聯動政策尚未出臺,各地居民氣價都沒有調整,非居民氣價多數城市是市場化。而沈陽市居民氣價已近三年未調整,按當地氣源企業公布的采購價格,沈陽各燃氣公司天然氣綜合采購價格平均上漲0.50元/方,按此計算,沈陽燃氣增加虧損3.5億元。

            他介紹,今年7月中旬,沈陽市本已準備進行氣價聯動,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不了了之。一位大型央企燃氣企業負責人推測,目前最樂觀的結果預計也是要等到年底才有可能再啟動聯動了,甚至有可能要到拖到明年。但是,政府要求的老舊管網管網改造工作還得繼續進行,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企業非常艱難。

            氣價聯動后每戶每月增支約5元  無錫發布算的這筆帳可參考

            那問題來了,居民用天然氣價格聯動真的會大幅度增加居民支出嗎?居民用天然氣漲價后一個月要多花多少錢?是否真的會引起較大輿情?

            根據無錫市上述通知,無錫市9月1日起居民氣用天然氣按照第一、二、三檔價格1:1.2:1.4的價差比例,分別調整為3.02元/立方米、3.62元/立方米、4.23元/立方米,分別上調0.29元/立方米、0.34元/立方米、0.41元/立方米。

            “此次居民用管道天然氣銷售價格調整是為疏導上游氣源價格上漲矛盾,根據我市居民用管道天然氣銷售價格聯動機制規定,經市政府同意進行的。”無錫市發改委價格處人士解釋道。

            無錫發布在新聞稿中特意算了一筆賬:按照2022年無錫市居民家庭用氣量測算,全市92%的居民家庭年用氣量在第一檔內,戶均年用氣量為205立方米,每戶每年平均增加支出約60元,一個月每戶平均增加支出約5元。據介紹,為了確保低收入群體的生活水平不因理順居民用天然氣價格而降低,無錫市此次價格調整中還加大了對低收入群體的補貼力度。對于經民政部門認定的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家庭,每年每戶免費使用的管道天然氣從120立方米提高至150立方米。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無錫市天然氣價格聯動并未給當地居民造成過大負擔,低收入人群亦有相應兜底政策進行保障。

            一位燃氣行業資深研究者表示,無錫市的順價情況在全國具有較強代表性,因為除了華北地區部分“氣代煤”用戶冬季采用燃氣壁掛爐取暖導致天然氣消費量較高以外,其他城市燃氣居民用戶的年用氣量跟無錫差不多,其居民氣價聯動增支成本可控。因此因氣價聯動導致居民增支和由此爆發大規模輿情的風險其實已經較小,目前河北、內蒙古、湖南、南京、福州、青島、濟南等已順價地區居民氣價新政都比較平穩地實施,并無較大輿情。

            各地進度差異大 燃氣企業苦等新政

            聯動后每戶每月增支僅約5元,就能極大緩解當地燃氣企業的氣價倒掛和虧損困境,從根本上解決燃氣企業資金緊張引發的停氣、限氣的問題,為何目前為止尚有數千城市遲遲無法落地,當地政府是顧慮民生還是另有打算?

            該知情人士判斷,可能目前未順價地區的政府官員還是觀望情緒過重,求穩為主,再加上各地決策效率以及本身有無天然氣價格聯動機制(新建聯動機制需舉行聽證會等程序)的差異,最終導致了各地氣價聯動新政出臺時間跨度較大。

            “當地政府到底為什么還不順價,我們也不知道,只能先靠銀行貸款活下來,等新政策落地,希望不用等到明年,因為我們不一定能活到春暖花開的時候。”一位地方燃氣企業負責人這樣說道。